3)合金結構鋼。合金結構鋼廣泛用于制造各種要求韌性高的重要機械零件和構件。形狀復雜或截面尺寸較大或要求韌性高的淬火零件,一般為合金結構鋼。
4)不銹耐酸鋼。它在化工、石油、食品機械和國防工業中廣泛應用。 按不銹鋼使用狀態的金相組織,可分為鐵素體、馬氏體、奧氏體、鐵素體加奧氏體和沉淀硬化型不銹鋼五類。現將各類不銹鋼的特點簡述如下: ①
鐵素體型不銹鋼。鉻是鐵素體型不銹鋼中的主要合金元素。高鉻鋼有良好的抗高溫氧化能力,在氧化性酸溶液,如硝酸溶液中,有良好的耐蝕性,故其在硝酸和氮肥工業中廣泛使用。高鉻鐵素體不銹鋼的缺點是鋼的缺口敏感性和脆性轉變溫度較高,鋼在加熱后對晶間腐蝕也較為敏感。
②
馬氏體型不銹鋼。鉻是鋼中的主要合金元素。通常用在弱腐蝕性介質,如海水、淡水和水蒸汽等中,使用溫度小于或等于 580℃ 、通常作為受力較大的零件和工具的制作材料,由于此鋼焊接性能不好,故一般不用作焊接件。
③
奧氏體型不銹鋼。鋼中主要合金元素為鉻和鎳。這類鋼具有高的韌性、低的脆性轉變溫度、良好的耐蝕性和高溫強度、較好的抗氧化性以及良好的壓力加工和焊接性能。 ④ 鐵素體 —
奧氏體型不銹鋼。 ⑤
沉淀硬化型不銹鋼。這類鋼主要用于制造要求高強度和耐蝕的容器、結構件零件,也可用作高溫零件,如汽輪機零件。 5
)鑄鋼。鑄鋼具有較好的強度、塑性和韌性,可以鑄成各種形狀、尺寸和質量的鑄鋼件。 (
4
)鑄鐵的分類和牌號表示方法。大部分機械設備的箱體、殼體、機座、支架和受力不大的零件多用鑄鐵制造。某些承受沖擊不大的重要零件,如小型柴油機的曲軸,多用球墨鑄鐵制造。其原因是鑄鐵價廉,切削性能和鑄造性能優良,有利于節約材料,減少機械加工工時,且有必要的強度和某些優良性能,如高的耐磨性、吸震性和低的缺口敏感性等。
1)鑄鐵的分類。 按照石墨的形狀特征,鑄鐵可分為灰口鑄鐵(石墨成片狀)、球墨鑄鐵(石墨成球狀)和可鍛鑄鐵(石墨成團絮狀)三大類。 按照鑄鐵成分中是否含有合金元素,可分為一般鑄鐵和合金鑄鐵兩大類。一般鑄鐵可分為普通鑄鐵和變質(孕育)鑄鐵。
2)鑄鐵牌號的表示方法: ①
用各種鑄鐵相應漢語拼音字母的個大寫字母作為鑄鐵的代號,當兩種鑄鐵名稱的代號字母相同時,可在大寫字母后加小寫字母表示。 ② 在牌號中一般不標注常規元素 C . Si
、 Mn 、 S 和 P 的符號,但當它們有特殊作用時才標注其元素符號和含量。 ③ 牌號中代號后面的一組數字表示抗拉強度值(如灰口鑄鐵
HT100 ),有兩組數字時,組數字表示抗拉強度值,**組數字表示伸長率值(如球墨鑄鐵 QT400 - 18
),兩組數字之間用 “ - ” 隔開。
3)工程中常用鑄鐵的性能和特點: ①
灰口鑄鐵。基體可以是鐵素體,珠光體或鐵素體加珠光體,相當于鋼的組織。 ②
球墨鑄鐵。球墨鑄鐵綜合機械性能接近于鋼。 可用球墨鑄鐵來代替鋼制造某些重要零件,如曲軸、連桿和凸輪軸等。 ③
蠕墨鑄鐵。蠕墨鑄鐵的強度接近于球墨鑄鐵,并具有一定的韌性和較高的耐磨性;同時又有灰口鑄鐵良好的鑄造性能和導熱性。 蠕墨鑄鐵在生產中主要用于生產汽缸蓋、汽缸套、鋼錠模和液壓閥等鑄件。 ④
可鍛鑄鐵。可鍛鑄鐵可以部分代替碳鋼。 ⑤
耐磨鑄鐵。耐磨鑄鐵是在磨粒磨損條件下工作的鑄鐵,應具有高而均勻的硬度。 ⑥
耐熱鑄鐵。耐熱鑄鐵是在高溫下工作的鑄件,如爐底板、換熱器、鉗鍋、熱處理爐內的運輸鏈條等。 ⑦
耐蝕鑄鐵。耐蝕鑄鐵是主要用于化工部件,如閥門、管道、泵、容器等。 2、有色金屬
l)鋁及其合金。 工業純鋁可制作電線、電纜、器皿及配制合金。鋁合金可用于制造承受較大載荷的機器零件和構件。 ① 防銹鋁合金( LF
)。主要用于焊接件、容器、管道或以及承受中等載荷的零件及制品,也可用作鉚釘。 ② 硬鋁合金( LY
)。低合金硬鋁塑性好,強度低。主要用于制作鉚釘,常稱鉚釘硬鋁;標準硬鋁合金強度和塑性屬中等水平。主要用于軋材、鍛材、沖壓件和螺旋漿葉片及大型鉚釘等重要零件;高合金硬鋁合金元素含量較多,強度和硬度較高,塑性及變形加工性能較差。用于制作重要的銷和軸等零件。 ③ 超硬鋁合金( LC
)。 這類合金的抗蝕性較差,高溫下軟化快,多用于制造受力大的重要構件,例如飛機大梁、起落架等。 ④ 鍛鋁合金( LD
)。這類合金主要用于承受重載荷的鍛件和模鍛件。 2)銅及其合金。銅合金具有較高的強度和塑性,具有高的彈性極限和疲勞極限,同時還具有較好的耐蝕性、抗堿性及優良的減摩性和耐磨性。 一般銅合金分黃銅、青銅和白銅三大類。 ① 黃銅( H
)。以鋅為主要合金元素的銅合金稱為黃銅。 ② 青銅( Q
)。青銅原指銅錫合金,但工業上都習慣稱含鋁、硅、鉛、錳等的銅基合金為青銅。 3)鎳及其合金。鎳及鎳合金是化學、石油、有色金屬冶煉、高溫、高壓、高濃度或混有不純物等各種苛刻腐蝕環境下比較理想的金屬材料。